杏理大帝,也就是神圣罗马帝国的查理旦曼帝(742~814年),个头很大,毫不夸张地说,可能比他父亲丕平三世(Pepinle Bref)还要高,据说有1.93米。传说他的第4任也是最后一任妻子路依塔(Luitgard传令种植白葡萄,这样,她的丈夫可以喝白葡萄酒来替代红葡萄酒,从而避免尊贵的胡子染上红色。从传说回到现实,775年,科尔登山上同样的葡萄园遗赠给了索留修道院(Abbey of Saulieu),佩尔南·韦热莱斯与阿罗克斯·科尔登(Aloxe-Corton)之间的一块土地仍旧沿袭着查理曼的名字。在恩·查理...
”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地区级葡萄酒的平均年产量为4500~4800升/公顷,而现在接近4000升/公顷(未经疏果的数据)。约恩·查尔斯更愿意通过一开始就计划好芽数量而不是减少用于酿酒的葡萄来达到预期目标。多年以来,约恩·查尔斯都在他的白葡萄酒里搅拌酒渣,因为他认为这样可以使葡萄酒增加额外的复杂度,可他对此还是慎之又慎。他也避免在酒窖堆放新橡木桶,仅刚好满足他的需求即可,新桶大约占30%。
毫无疑问,马特莱酒庄的科尔登·查理曼白葡萄酒因其非同寻常的品质,在勃良第葡萄酒交易商中享有相当好的口碑。红葡萄酒远不及白葡萄酒,常年在多个地区受到批评,尽管约恩·查尔斯非常努力想要做出改变。产量严格地限制在3000升/公顷。所有葡萄都先去梗,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冷浸,再进入发酵阶段。现在的单宁已经非常柔和,浓郁程度恰好是特级园葡萄酒该有的水准。约恩·查尔斯指出,盲品时你永远不会想到它产自科尔登。我不这么确信,至少它让我想起科尔登圣人园(Corton Clos de la Vigneau Saint),但我明白他的意思。这是一款非常有趣的葡萄酒,尽管在同等葡萄酒里相对昂贵(不像查理曼葡萄酒),显然它想要的头衔并不是“经济型”。
关于勃艮第白葡萄酒过早氧化这个问题,约恩·查尔斯保持与众不同的坦诚:“氧化对于我们来说是完全不能接受的。1996年的葡萄酒有氧化问题,1999年份酒也被氧化但程度较轻。我们严谨地每半年分析一次,耗资巨大。我们自认主要问题已经解决,在种种原因里我认为软木塞是过早氧化的根源。现在,我们有了新的软木塞供应商,他们清楚|我的需求。”约恩·查尔斯对其他有可能的原因也保持开明态度,并热衷于螺旋盖的试验。“短期缩短最佳饮用期限可能是明智之举,但这个办法不能长期使用,我们必须保证能找到解决方案,那些否认问题存在的人已经造成巨大损失。”
顶级佳酿
我深信科尔登·查理曼是勃艮第白葡萄酒中的佳酿之一。品尝谢瓦利埃·蒙哈树或者蒙哈榭时,入口比较优雅,随后风味逐渐显现至顶峰,先抑后扬,而科尔登·查理曼则不然。一款典型的科尔登·查理曼入口时唯有撞击般的刺激,然后渐渐散去直到消逝。波诺·杜·马特莱酒庄的葡萄酒已然成了衡量标准。与博讷产区其他特级园白葡萄酒相比,科尔登·查理曼(Corton-Charlemagne)的价格相对实惠,通常只有其他白葡萄酒的一半,但就质量方面而言,一瓶上佳的科尔登